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示公告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八次会议 第150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陈大洪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淮河干流生态廊道建设助推美好生活看信阳的建议”收悉,市林茶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参与的领导小组负责答复工作。建议中对信阳淮河生态廊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为未来信阳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我局组织专题调研组前往沿淮干线7县区开展专题调研,召开由各县区林茶局、相关单位(科室)、科研院所及协办单位相关专家参加的专题座谈会11次,分析信阳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现状、存在的困难,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经会商,现答复如下:

        一、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林业部门积极作为担当。

        1.十三五目标超额完成。根据市绿化委员会制定印发的《信阳市淮河干支流生态廊道建设方案》(信绿字〔2018〕6号)要求,2018-2020年全市淮河干支流绿化总面积35552.2亩,其中淮河干流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12亩,淮河一、二级支流绿化面积20240.2亩。为切实加强淮河干支流河道绿化工作,各县区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自我加压,强化措施,到2020年底,全市共完成完成淮河干支流绿化面积113569亩,其中淮河干流造林绿化面积79024万亩,为规划面积的5.16倍,淮河一二级支流绿化面积34545万亩,为规划面积的1.71倍,超额完成规划任务。

        2.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展。完成十三五规划后,2021年全市继续推进淮河干支流生态建设和修复工作,共完成淮河干支流绿化面积1.09万亩。2022年1月12日市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了《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信政办〔2022〕5号),规划总任务17.69万亩,其中新造林4.21万亩,补植补造1.11万亩,更新改造3.03万亩,退化林修复0.47万亩,封山育林0.30万亩,森林抚育8.01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56万亩。新建森林乡村161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3处。其中,2022年规划任务4.15万亩,其中新造林0.59万亩,补植补造0.32万亩,更新改造0.73万亩,森林抚育2.36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15万亩。新建森林乡村42个,新建省级湿地公园1处,新建市级湿地公园2处。截至4月30日,全市共完成造林47.69万亩,占造林目标任务43.36万亩的109.98%,其中完成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新造林0.716万亩,补植补造0.5万亩,更新改造0.79万亩,森林抚育2.55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168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省市目标任务。

        通过营造淮河干支流两侧营造近自然的景观林带、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大幅增加了淮河流域内林木覆盖率,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逐步形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生态长廊,为实现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美好生活看信阳”绚丽篇章擦亮绿色底色。

      (二)水污染防治成效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加强排查力度,对闸前、沟渠、坑塘等水体,以及雨水管网积存的污水及时处置,防治汛期进入河道;加强监管,要求各县(区)全面加强对污水处理厂、产业集聚区、涉水排污企业、沿河畜禽养殖场等涉水污染源的环境监管,严防利用汛期直排、偷排超标污水;大力推进淮河流域治理立法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印发

        二、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动。信阳市把淮河生态廊道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管、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靠前抓。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召开会议,听取专题汇报,安排部署推进淮河生态廊道建设。《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必将有力推动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加快进度。

     (二)高标实施。任务就是责任,压力就是动力。各县区把国土绿化和淮河生态廊道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不断自我加压,提质增量。一是造林规模高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各县区自我加压,大幅增加淮河生态廊道造林绿化任务,2018-2020年全市完成淮河干支流绿化面积113569亩,其中淮河干流造林绿化面积79024亩,为规划面积的5.16倍,淮河一二级支流绿化面积34545亩,为规划面积的1.71倍。2019年淮滨县完成淮河干流绿化任务1799.1亩,实际完成22238亩,是任务的12.36倍。息县完成淮河干流绿化任务1170亩,实际完成15740亩,是任务的13.45倍。截目4月30日,全市共完成造林47.69万亩,占造林目标任务43.36万亩的109.98%,其中完成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新造林0.716万亩,超额完成全年省市目标任务。二是造林质量高标准。始终坚持把高质量、高标准作为造林绿化的生命线,坚持选择良种壮苗,大穴大苗造林。淮河廊道绿化苗高3米以上,胸径5厘米以上。息县、潢川县、淮滨县等县,坚持水、田、林、渠、路综合治理,大规格苗木造林,优化了树种结构,提升了农田林网的景观效果。三是造林成效高标准。突出林种结构优化,注重针叶林、阔叶林与常绿树、落叶树等林种搭配,加大混交林、乡土树种、常绿树种比例。坚持标准化、工程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造林,推进林业提质扩面增效。按照“谁栽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认真落实好林木管护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栽得上、管得住、能成活”。

     (三)科学规划。《信阳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要求,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统筹林、草、湿,着力构建“一廊、七园(区)、多点”生态空间布局。(1)合理布局。规划总任务17.69万亩,其中新造林4.21万亩,补植补造1.11万亩,更新改造3.03万亩,退化林修复0.47万亩,封山育林0.30万亩,森林抚育8.01万亩,农田林网完善提升0.56万亩;新建森林乡村161个,省级湿地公园3处,市级湿地公园11处;新增湿地保护面积9.28万亩。(2)突出重点。细化了2022~2025年度目标,结合淮河干流生态廊道贯通工程、干流生态廊道提质增效工程、干流森林乡村建设工程、干流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淮河沿线湿地保护工程、支流生态廊道提升工程等项目,落实重点区域生态廊道建设任务。

     (四)创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属地投入、市场配置、多方参与”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投资规模,支持淮河生态廊道绿化建设。土地流转全部由县区财政出资,每年每亩补贴600元,补助期限为4至10年不等。有的县不仅对流转土地进行补贴,同时还对造林进行补贴,如潢川县一般造林县财政每亩奖补1000元,示范带造林县财政每亩奖补1500元。通过政府的投入补贴,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淮河生态廊道建设,解决林业生态建设政府投入不足的瓶颈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

       近年来我市淮河生态廊道建设虽然取得了取得较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与美好生活看信阳愿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都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廊道建设用地不足、质量不高、资金不够、投资渠道不多、管护责任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育结合,综合治理、区域联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努力打造一条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淮河生态廊道,为美好生活看信阳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各县(区)共同努力。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指挥专班,林业部门牵头,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建设好淮河生态廊道,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责任到人,落实到岗,不折不扣推动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二)积极履行林业部门单位责任。及时科学制定建设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做好技术培训,安排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服务,确保高水平建设淮河生态廊道,尽职尽责发展好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改善民生福祉。

      (三)持续强化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原有入河排污口实行动态监管,对达不到排放要求的进一步整改提升,排查出新的排污口纳入台账管理;加强河长制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完善应急机制,督促采砂场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防范;重点加强对预警项目的监管和整改,同时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建设。

      (四)加快项目申报和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组织谋划“十四五”重点工程项目,调整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储备项目库项目,积极为符合政策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严格坚持项目月调度制度,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五)加大资金投入。各县(区)要发挥政府投入带动引领作用,把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进行安排。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资金和项目支持,统筹规划国储林、退化林修复、造林补助等项目资金。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参与淮河生态廊道建设,形成多元投资。

      (六)加强督导,严格考评机制。将淮河生态廊道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对行动快、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的进行批评问责。

       衷心感谢您对林茶事业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和指导。


       主办单位:市林业茶业局    联系人:马俊

        电话:13837606855


                                     2022年7月13日









Top